說到蘭壽とむ,我生平頭一次的生舞台是寶大公演-花組真矢みき的《How to Succeed》,印象中在燈光暗轉之後,場中有一堆穿著制服的生徒在搬道具,應該是當年的蘭壽這一期的初舞台生吧?蘭壽我應該是她入團前就知道她的臉,當期的首席,當初有四個本科生(成績前四名)接受日本雜誌太陽別冊的報導,四個裡頭其一就是蘭壽,其三是紺野まひる、涼紫央跟蒼海拓。
說到蘭壽とむ,我生平頭一次的生舞台是寶大公演-花組真矢みき的《How to Succeed》,印象中在燈光暗轉之後,場中有一堆穿著制服的生徒在搬道具,應該是當年的蘭壽這一期的初舞台生吧?蘭壽我應該是她入團前就知道她的臉,當期的首席,當初有四個本科生(成績前四名)接受日本雜誌太陽別冊的報導,四個裡頭其一就是蘭壽,其三是紺野まひる、涼紫央跟蒼海拓。
寶塚花組前前任TOP春野壽美禮的初主演作品《冬物語》,是改編自莎翁的《冬天的故事》(物語就是故事的意思),春野這個演員,我不是她的迷,覺得她的嘴長得歪歪的,而且覺得她在舞台上的演技很自戀,不過在她第一部公演的《冬物語》裡頭,她所唱的這首主題歌↓,很帶感情,很感動我,有時我也會哼哼這首歌。
稔幸時代,這部戲是博多座先演出,也是彩輝在星組比較大型的公演場合頭一次演到二番的角色,不過她的評價不高,主要的負評是歌唱力弱,在大劇場彩輝跟繪麻緒役替,繪麻緒演姜木河的時候,彩輝就演女真皇帝,負評是演出來的感覺沒皇帝的霸氣,像個兒少皇帝一樣。不過彩輝始終是有一步步成長的。
《巴比倫》是一小時長度的SHOW,2002年星組TOP香壽たつき的退團作品(戲劇部分為:《玻璃風景》),導演荻田浩一的第二部秀的創作,維持他喜愛的魔幻風格,很棒的秀。
荻田氏的作品,常常引據古老神話的傳說,然後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,豐富題材。《巴比倫》有中東的神話、2004年星組湖月わたる的《ロマンチカ宝塚'04》有誘人的水妖、2008年雪組水夏希的《ソロモンの指輪》…嗯,索羅門王的指環。
天海祐希的第三部戲是【愛爾蘭殘照】,一個愛爾蘭貴族軍官跟一個獨立運動反抗軍成員的愛情故事,個人是覺得故事本身其實並不好看,不過衝在那時眼裡除了彩輝直就是天海祐希,還是很認真的把這部戲看了N次。
本劇的高潮其實是最後面,天海演的Shamrock被他的昔日同袍的姿月指揮手下拿槍海K那一段,還有他展現神力把女主角一手扛在肩膀上至少兩分鐘的那一段。不過真正神力的其實還有一個,就是樹里咲穗,他在花組的某部秀(大概是VIVA!)裡頭,有個娘役幾乎是坐在她的肩膀上,讓她撐著從舞台側走出來,這樹里還是纖瘦體型的,當下佩服地五體投地!!!厚厚厚~~~樹里妳是螞蟻投胎的嗎!!!
寶塚的秀我覺得最有看頭的就是群舞,尤其是男役的群舞,相較於男女Top的充滿LOVE LOVE的Duet Dance,我個人是比較喜歡一整群男役們有力、瀟灑又俐落的舞步,尤其是燕尾服的群舞,怎樣就是很好看^^。
雷馬克的小說改編,愛用歷史題材的柴田侑宏腳本,華裔OG謝珠栄導演,雪組轟帝主演的作品,那個PO影像的格主說:「2000年的雪组大剧场公演,无需多言的经典之作,有多好?好到不像宝冢的剧…」,我也有同感,看完一部戲就像讀完一本好書一樣,不過看到最後,可能需要一條手帕.........。
寶塚TCA音樂季是寶塚一年一度(理論上)的各組(也是理論上,有的組卡在公演期就不會參加)TOP及重要演員大家一起出演的音樂會,過去的音樂祭叫「TMP」,大概從96年以後吧,改名叫作TCA,音樂祭通常分做上下兩部,除了有各組自編的小短劇(通常都是好笑、KUSO的)以外,TOP及二番手會有走銀橋的唱整首歌的演出外,其他番手基本上都是混搭、組曲,唱個幾句後換人,如果喜歡的是非TOP級的生徒,通常會看得很不過癮,有時也會看得很怨恨,X的,怎麼就這幾句。
最怨恨的情況就是à為什麼我喜歡的那個沒參加!!!在過去彩輝跟大空就是被刷掉的,想起當年……捶牆!恨死了!